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教育目的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教育目的
    志公教育  梁老师
    1.教育目的概念
教育目的也称总的培养目标,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对教育活动有指导意义。
广义: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
狭义: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2.教育目的层次结构
(1)国家的教育目的——国家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学校
(3)课程目标——学科
(4)教师的教学目标——课堂
3.教育目的的功能
(1)导向功能。
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2)激励功能。
教育目的深刻地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激励着教育工作者按照教育方针的规定去培养人才。
(3)衡量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4.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影响教育目的的因素)
(1)主观依据
①首先是受教育活动中人的价值选择的影响。人们在考虑教育目的时往往会受其哲学观念、人性假设和理想人格等等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影响。
②受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的制约;
③受主体有关理想人格的观念的影响。
④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全面发展的人格理想是教育目的确定的重要依据。
    (2)客观依据
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指教育目的的确定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主要是指:①受生产力与科技发展的制约;②受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制约;③受历史发展进程的制约;④受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的制约。
5.教育目的的理论
(1)社会本位论
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孔子等。
观点: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
(2)个人本位论
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马斯洛等。
观点: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 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
(3)教育无目的论
代表人物:杜威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杜威所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 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完全无目的。
(4)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论。此观点准确地揭示了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辩证关系及其对教育目的的意义,克服了个人本位论语社会本位论的片面性。

    更多备考资料敬请关注志公教育官方网站:http://hozoo.gkao.com/



上一篇: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课程的类型
下一篇: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教育概述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